弓斑东方鲀

弓斑东方鲀(拉丁学名:Takifugu ocellatus,英文名:eyeglassed puffer、Ocellated Puffer),为鲀科东方鲀属有毒鱼类,别名艇巴、暗色东方鲀、眼斑东方鲀。弓斑东方鲀分布于中国、朝鲜和菲律宾沿海,在中国见于南海东海等淡水水域。弓斑东方鲀栖息于沿海近岸处,有时也进入河口咸淡水水域生活。

弓斑东方鲀体椭圆形,前部粗壮,腹部圆形。吻短,圆饨。口小,端位。齿愈合为喙状齿板。鳃孔小。体背侧灰褐色,腹面银白色。体側胸鳍基部后上方有1块大黑斑,与跨背面暗绿色横带相连。背基部有1块大黑斑。弓斑东方鲀杂食,以小鱼、贝类、甲壳亚门、水生昆虫为食。它们有气囊。遇敌害时能使腹部膨胀。弓斑东方鲀于春季产卵。在交配季节,会变得更加活跃,并可能进行复杂的求偶展示。弓斑东方鲀通常形成临时配对,雄性通过振动游动模式展示其力量和健康。交配后,雌性将卵产在基质上,雄性负责守护巢穴直至卵孵化。

弓斑东方鲀通过捕食藻类和无脊椎动物,有助于维持生态平衡,防止藻类过度生长而窒息珊瑚。弓斑东方鲀体含河豚毒素(TTX),产于东海者卵巢、肝脏有剧毒,皮肤和肠为强毒,肌肉无毒。

名称来源

“Takifugu”一名源自日语,“Taki”意为瀑布,“fugu”指河豚。“ocellatus”一词来自拉丁语“ocellus”,意为“小眼睛”,描述了鱼身上的眼状斑点。

形态特征

弓斑东方鲀背鳍13~15;臀鳍12~13;胸鳍16~18。体长为体高2.7~4.1倍,为头长2.6~2.8倍。头长为吻长2.4~2.6倍,为眼径4.3~5.9倍。尾柄长为尾柄高1.9~2.1倍。弓斑东方鲀一般体长100~150 mm左右,大的可达200mm。

体亚圆筒锥形,稍细长,后部渐狭细,尾柄圆锥状,后部侧扁。体侧下缘皮褶发达。头中大,钝圆,头长较鳃孔至背鳍起点距小。吻部钝圆,吻长约等于眼后头长。眼中大,侧上位。眼间隔宽,微圆突,为眼径2.1~2.8倍。鼻瓣呈卵圆形突起,位于眼前缘上方;鼻孔每侧2个,紧位于鼻瓣内外侧。口小,前位。上下颌各有2个喙状牙板,中央缝显著。唇较厚,下唇较上唇长,其两端向上弯曲,伸达上唇外侧。鳃孔中大,侧中位,呈垂直弧形,位于胸鳍基底前方。鳃膜厚,外露,淡色。体背面自鼻孔后方至背鳍起点和腹面自鼻孔下方至肛门前方均被细小刺,吻部、体侧和尾部光滑无刺。侧线发达,背侧支侧上位;向前与眼眶支相连;前方达吻上方,在鼻孔前方左右支相连,形成吻背支;在鳃孔上方左右横走支相连,形成项背支;眼眶支后部下方向下垂直形成头侧支;背侧支向后延伸至尾柄末端上方;下颌支自口角向后延伸,止于鳃孔后缘下方,腹侧支由胸鳍末端下方始起,延伸至尾柄末端下方。

背鳍一个,位于体后部、肛门稍后上方,近似镰刀形,中部鳍条较长。臀鳍一个,与背鳍几同形,基底与背鳍基底相对。无腹鳍。胸鳍侧中位,短宽,后缘呈微圆形。尾鳍宽,后缘微圆形。体腔大,腹腔淡色。鳔大。有气囊。

弓斑东方鲀的颅骨形态类型属于弓斑东方鲀型。头骨骨质薄,质硬而细密,呈白色。中筛骨短而宽,前缘分叉为深凹形。额骨隆起面呈等边三角形,平坦,具几列纵走细刻纹。左右额骨纵走隆起线呈顶尖形,前端向内弧形靠拢,消失于额骨前端,不与前额骨后缘相连,后端向外弧形扩张,达额骨后缘外侧,后缘两侧均具一朝向外斜行的大尖棘。额骨长显著大于宽。前额骨大,似方型,前缘微凹,前缘中部具一大而明显的嗅神经孔,外侧角成直角,外缘长而平直或微圆突,向后稍扩大。额骨外缘短,约为前额骨外缘的一半。蝶耳骨短而宽,平直向外突出。眶上缘较短,呈向内浅凹弧形,由较长的前额骨和短的额骨和蝶耳骨外缘构成。生活时体背面呈黄绿色,腹面乳白色。胸斑大,黑色,背面有“一”字形暗绿色横带将左右胸斑相连接,横带、胸斑和背鳍基底黑斑均具橙黄色边缘。各鳍浅黄色。

分布范围

世界

弓斑东方鲀分布于中国、朝鲜菲律宾沿海。

中国

中国见于南海东海、台湾沿海和黄海沿海以及与此相连的珠江九龙江长江等河口和中下游淡水水域。

栖息环境

弓斑东方鲀栖息于沿海近岸处,有时也进入河口咸淡水水域生活。

生活习性

食性

弓斑东方鲀为暖温水性近海底层小型鱼类。主要捕食小型贝类、小蟹、端足目、细螯虾及藻类碎屑。进入淡水时捕食虾类、蟹、蚌、小鱼苗、水生昆虫幼体,棱角类及桡足类,偶有水生维管束植物及丝状藻类。

社会性

弓斑东方鲀通常是独居鱼类,但在繁殖季节可能表现出一些社会行为。它们可以独立觅食或松散聚集活动。弓斑东方鲀有气囊。遇敌害时能使腹部膨胀。

生长繁殖

弓斑东方鲀1龄鱼79m,2龄鱼118.2mm,3龄鱼158.7m,4龄鱼197.8mm,5龄鱼276.5mm。弓斑东方鲀于春季产卵。在交配季节,弓斑东方鲀变得更加活跃,并可能进行复杂的求偶展示。它们通常形成临时配对,雄性通过振动游动模式展示其力量和健康。交配后,雌性将卵产在基质上,雄性负责守护巢穴直至卵孵化。中国黄海怀卵量150000~320000粒,个体大约能到40万粒。产卵期4~6月,鱼群进入江河中下游产卵,产沉性黏性卵,属一次产卵类型。卵径0.9~1.1mm,细小油球众多。在水温15~19℃静水孵化需要12~14天,最长18天,初孵仔鱼全长2.5~3.2mm,肌节26~28对。

保护级别

弓斑东方鲀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红色名录列为“无危”(Least Concern)。然而,栖息地丧失以及污染和气候变化导致的环境变化可能对其种群构成未来威胁。

主要价值

生态价值

弓斑东方鲀在其生态系统中扮演着关键角色。作为底栖鱼类,它们对珊瑚礁和海草床的健康至关重要。通过捕食藻类和无脊椎动物,它们有助于维持生态平衡,防止藻类过度生长而窒息珊瑚。其独特的摄食习性也有助于海洋环境中的营养循环。

药用价值

弓斑东方鲀含蛋白质、氨基酸、脂肪等营养成分,其肌肉中含有组成蛋白质的17中氨基酸和钾、磷、钙、镁、铁、锌、铜、锰等矿物质;肝组织中蛋白质含量较低,但肝脂肪含量很高;睾丸和肝均含17种氨基酸,但丸中所含氨基酸总量和必需氨基酸含量均高于肝中含量。暗纹多纪鲀鳕鱼肝油有镇痛作用。河鲀肝油体外可抑制无乳链球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且河鲀肝油在体内外均可明显抑制肉瘤S180、艾氏腹水瘤、肝癌等。

毒性

弓斑东方鲀体含河豚毒素(TTX),产于东海者卵巢、肝脏有剧毒,皮肤和肠为强毒,肌肉无毒。1996年3月6日,崇明区县某镇居民外出拾到被抛弃的河鲀数尾,因不识其为河鲀,认为是可以食用鱼类,将其带回家中,下午6时烹饪其中数尾及内脏,与家人共4人一起食用;晚11时,众人嘴唇发麻、呕吐,送医院抢救,但为时已晚,3人死亡,1人经抢救脱离危险;经鉴定其余剩下的暗纹多纪鲀为弓斑东方鲀。

Ocellated Puffer (Takifugu ocellatus).marinelifeid.2025-09-11

弓斑东方鲀 Takifugu ocellatus (Osbeck, 1757).国家动物标本资源库.2025-09-11

弓斑东方鲀.国家动物标本资源库.2025-09-11

[每周认识一条河豚鱼]二十、弓斑东方鲀.微信公众平台.2025-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