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

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位于新疆伊犁州塔城地区,准噶尔盆地西北边缘,地处塔城、克拉玛依、阿勒泰三地区中心。北与阿勒泰、哈萨克斯坦共和国交界,南部与玛纳斯县、沙湾县接壤,西与额敏县、托里县以白杨河为界,东邻阿勒泰地区。辖区总面积3.06万平方公里;地理坐标为北纬45°20'至47°12',东经84°37'至87°20'之间。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历史悠久,早在秦汉时期就为塞种人、乌孙、匈奴等古民族的游牧地。1955年2月,改称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隶属塔城专区。

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地貌比较复杂,县境海拔最高点是赛尔山的木斯套峰,海拔3835米,终年积雪,最低点为南部边缘已干涸的玛纳斯湖,海拔249米。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属大陆性北温带干旱气候,气候特点为冬寒漫长、夏凉短促,日照充足,全年平均实际日照是时数为3006.4小时,海拔1000米以下,热量丰富,年平均气温7.0℃--7.3℃。全县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近30种。目前,已累计探明煤炭总储量302.7亿吨;盐储量在18.4亿吨以上,是自治区三大盐田之一;县境内的陆粱、石西等油田年产油量在300万吨;探明纳基、钙基膨润土储量23亿吨,占新疆膨润土储量的60%。2024年,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72.24亿元(含兵团),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9.1%。

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旅游文化资源丰富,准噶尔热气泉旅游度假区为国家A级景区;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为中国惟一的保护荒漠植被的自然保护区,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公布为中国最美的五大沙漠之一;公元前7—5世纪斯基泰人的遗迹——石室石棺墓葬群以及公元6—8世纪突厥人的遗迹等。该县药材种类丰富,主要有川贝母、甘草、黄芪、麻黄、青兰、锁阳列当、肉从蓉、大黄、党参茵陈蒿篙、风铃草属桧柏芍药乌头属白头翁森林勿忘草草等。迪伦山一带有达400万亩的低等藻类植物发菜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野生动物资源金雕绿背龟鮻红头雕);国家二类保护动物有鹅喉羚(俗名黄羊、长尾黄羊)、石貂(俗名岩貂)、雪兔(俗名白兔)及暗腹雪鸡(俗称暗腹雪鸡)。

历史沿革

和布克赛尔县境秦汉为塞种人、乌孙、匈奴等古民族的游牧地。

西汉时期属乌孙国。

东汉三国时期因西域天山南北诸国互相攻伐合并,县境归入车师后国。

晋朝时为鲜卑辖地。

南北朝时期(420~589年),先后属柔然、突厥汗国和西突厥汗国。

唐显庆二年(657年),唐朝平定西突厥汗国,县境属唐昆陵都护府。贞元五年(789年),吐蕃联合葛逻禄,攻陷北庭都护府,县境为葛逻禄所有。唐元和三年(808年),回绝汗国统一天山南北,县境属回纥汗国。唐开成五年(840年),回纥汗国崩溃,县境属戛斯汗国,不久,属喀喇汗王朝

宋建炎元年(1127),为西辽所辖。宋嘉定十一年(1218年),归属成吉思汗元朝政权。宋宝庆元年(1225年),封为成吉思汗三子孛儿只斤·窝阔台的领地,李纯时归别失八里行省。

元至十七年(1280年),归阿力麻里行省。孛儿只斤·也孙铁木儿时(1324~1328年),归入察合台汗国汗国。

朱元璋洪武三年(1370),归属察合台后裔建立的别失八里汗国。5世纪成为瓦剌的游牧地。明崇祯九年(1636年),巴图尔浑继任台吉后,迅速统一了新疆北部地区的卫拉特各部,以霍博克赛里为大本营。崇祯十二至十六年(1639~1643年),绰罗斯·巴图尔珲台吉在今和布克赛尔县城东南5公里处修建城堡。

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县境属清代伊犁府属下塔城地区参赞大臣管辖,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从俄罗斯额济勒河(伏尔加河)南岸回归祖国的土尔扈特部进驻霍博克赛里。九月,乾隆封北部策伯克多尔济和硕亲王,赐号布延图,称为北路乌讷恩素珠克图旧土尔扈特北路盟。

民国四年(1915年),在今和什托洛盖镇镇设县佐,隶属沙湾县。民国五年(1916年)隶属塔城道。民国十八年(1929年),和什托洛盖县佐改称设治局。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塔城道改行政区,和什托洛盖设治局隶属塔城行政区,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改和什托洛盖设治局为和丰设治局,当时县境内分为北部的部族亲王政权和南部的政府政权。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设治局为和丰县,迁至现今和布克赛尔镇。民国三十四年8月(1945年),隶属“三区”政府塔城专区。

1950年4月,成立和丰县人民政府。

1954年9月10日,成立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区(县级)。

1955年2月,改称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隶属塔城专区。

1968年后隶属塔城地区

1977年成立和布克赛尔镇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位于准噶尔盆地西北部,隶属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城地区。县境东与福海县毗邻,南面在准噶尔盆地的腹地与昌吉市、玛纳斯县、呼图壁县、沙湾县接壤,西南接克拉玛依市,西部以白杨河为界,与托里县、额敏县接壤,西北与哈萨克斯坦共和国的斋桑县交界,北连吉木乃县。县境东西长210公里,南北宽207公里,总面积为3.06万平方公里(2013年)。

地形

和布克赛尔县地势北高南低,最高点为北部的赛尔山木斯套峰,海拔3835米,最低点为南部的玛纳斯湖,海拔249米。从北往南分布有高山、谷地、丘陵、平原、沙漠等多种地貌。

气候

和布克赛尔县地处内陆,远离海洋,属大陆性北温带干旱气候,由于纬度及地形的差异,和布克赛尔县分为两个大的不同气候区。

北部山地气候区,包括和布克谷地在内,≥10℃的积温在2100℃左右,年平均气温只有3.1℃~3.5℃,无霜期短,仅135天左右;降水量除中山带以上稍多外,一般降水都在150毫米左右;积雪不稳定,有明显的冬季逆温层,有利于牲畜越冬和喜凉作物的生长,但春秋多有偏西大风,常受风灾之害。

南部平原气候区,热量丰富,年平均气温7.0℃~7.3℃,≥10℃的积温在3300~3350℃之间,光照充足,无霜期较长达180~190天;降水少,年平均降水只有88.5毫米,蒸发量大;夏季炎热,有干热风之害;冬季严寒,降雪少,积雪薄。

和布克赛尔县境日照充足,全年平均实际日照时数为3006.4小时,5~8月,日照时数均大于305小时,其中8月份日照时数最多达310小时,12月份日照时数最少为161.1小时;1~8月递增,9~12月递减,年日照百分率为68%。县境的气温随着南北高度差异而变化,在南部夏孜盖平原区年际变化更大。县境全年1月份最冷,7月份最热,最大年较差44.1℃,而北部山间谷地最大年较差为32.7℃,最大日较差23.2℃。

水文

和布克赛尔县有白杨河、和布克河2条主要河流,白杨河是县境内最大的一条河,为和布克赛尔县与额敏县托里县的界河,发源于铁布克山南麓的那门额河,流经铁布肯乌散乡、那仁和布克牧场,由北向南注入克拉玛依市境内,最后流进艾里克湖,全长200多公里。和布克河是县境内第二条大河,发源于哈同山北麓,流经铁布肯乌散、那仁和布克、莫特格、查干库勒、和什托洛盖镇、夏孜盖等6个乡镇场,尾端在夏孜盖南部的准噶尔盆地戈壁沙漠中分散消失,长约134公里。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截至2009年,和布克赛尔县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26种,蕴藏量在亿吨以上的有煤、盐、膨润土、石油、芒硝石英砂石英岩、石灰石等。境内有石西、陆梁、风城三大油田,年产油量350万吨。

土地资源

截至2009年,和布克赛尔县有耕地25万亩,察和特农业综合开发区内有300万亩原始宜农荒地,和布克赛尔县草场面积2152万亩。

行政区划

截至2025年2月,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辖2个镇、6个乡、3个牧场。和布克赛尔县人民政府驻地和布克赛尔镇

人口民族

人口

截至2012年,和布克赛尔县地方人口总数为54168人,比2011年增长1.48%,其中男性28212人,占总人口的52.1%,女性25956人,占总人口的47.9%,男女性别比为108.7。少数民族34422人,占总人口数的63.5%,汉族人口19746人,占总人口数的36.5%。和布克赛尔县人口出生率为16.98‰,人口死亡率为8.38‰,人口自然增长率为8.6‰,2012年末家庭总户数19635户,户均人口数2.76人。农牧民人均纯收入8648元,比2011年同比增长22.52%。

民族

和布克赛尔县民族由蒙古族、汉族、哈萨克族等19个民族组成。

政治

县委书记:王启明

县委副书记、县人民政府代理县长:曲鲁木·曲红

县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张磊

县委副书记、盘锦市援疆干部领队:韩彤

县委常委、人民武装部政委:郑洪明

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吴力克·吴其巴特

县委常委、县人民政府常务副县长:刘冲

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党校校长:李文杰

县委常委:哈力比亚提·哈米提

县委常委、县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督察长:杨新立

县委常委、纪委书记:马合沙提·加列里汗

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广其克·仙巴依尔

县委常委、副县长:李彬

经济

综述

2023年,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完成生产总值60.23亿元(含兵团),同比增长6.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6.29亿元,增长5.3%,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2.5%,拉动经济增长1.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24.98亿元,同比增长10.6%,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4.5%,拉动经济增长3.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18.96亿元,同比增长2.2%,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3%,拉动经济增长0.8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为:27:41.5:31.5。

2024年,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72.24亿元(含兵团),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9.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7.94亿元,同比增长2.4%,贡献率6.3%,拉动经济增长0.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32.02亿元,同比增长19.5%,贡献率84.9%,拉动经济增长7.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22.28亿元,同比增长2.2%,贡献率8.8%,拉动经济增长0.8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为:24.8:44.3:30.9。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392元,同比增长6.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703元,同比增长7.6%,城乡居民收入比为1.58:1,比上年的(1.6:1)缩小0.02。

第一产业

2012年,和布克赛尔县农牧渔业实现总产值为72444.50万元,比2011年同比增长12.86%,实现农牧渔业增加值为31834万元,比2011年同比增长8%(按可比价计算)。小麦总产量为3429吨,比2011年同比增长10.47%,主要单产比2011年增加5.66%;玉米3022吨,比2011年同比下降20.81%;油料总产量为4725吨,比2011年同比增加279.54%,单产与2011年持平;棉花总产量为12848吨,比2011年同比增加36.50%。2012年,和布克赛尔县牲畜出栏头数为41.37万头(只),比2011年同比增长1.22%,其中:牛出栏3.46万头(只),比2011年同比增长22.26%,绵羊出栏27.64万只,比2011年同比下降6.15%,山羊出栏8.4万只,比2011年同比增长14.75%,牲畜存栏48万头(只)比2011年同比下降1.27%,肉产量为12925吨,比2011年同比增长3.28%,奶产量为15100吨,比2011年同比增长0.77%。

2024年,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3.07亿元,同比增长2.9%,其中:农业产值7.85亿元,同比增长5.1%;牧业产值4.98亿元,同比下降1.1%,林业产值618万元,同比增长99.4%;渔业产值5.1万元,同比增长34.9%,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824万元,同比增长13.6%。全县农作物总播种面积29.07万亩,同比增长11.3%。粮食播种面积5.92万亩,同比增长32.7%。粮食产量4.75万吨,同比增长106.9%,其中,小麦0.45万吨,同比下降8.4%,玉米3.02万吨,同比增长69.7%。棉花1.06万吨,同比增长11.9%,工业辣椒2.77万吨,同比下降58.9%,食葵1.27万吨,同比增长25%,打瓜籽947.8吨,同比下降33.2%,籽用葫芦1.02万吨,同比增长21.6%。猪存栏0.11万头,同比下降17.7%,牛8.01万头,同比下降8%,羊存栏39.98万只,同比下降3.9%,活家禽0.66万只,同比增长13.8%。畜禽出栏“两增两降”,猪出栏0.29万头,同比增长26.1%,牛出栏2.43万只,同比下降16.2%,羊出栏21.86万只,同比下降18.3%,活家禽出栏1.48万只,同比增长8%。猪肉、禽肉、生牛奶分别增长12.1%、13.4%、31.8%,牛肉、羊肉、禽蛋分别下降27.3%、10%、2%。

第二产业

2012年,和布克赛尔县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61803万元,比2011年同期减少37287万元,下降18.7%;完成工业增加值76682万元,按可比价计算,比2011年同比下降14.6%;完成工业销售产值160721万元,比2011年同比增长13.8%。

2012年,和布克赛尔县主要产品:原煤219.3万吨,比2011年同比增长14%;原盐138.4万吨,比2011年同比下降7.8%;水泥11.6万吨,比2011年同比下降45.1%;膨润土12.4万吨,比2011年同比增长13.9%;防水毯31.1万平方米,比2011年同比下降32.4%;硫酸钾3.1万吨,比2011年同比增长7.3%;玻璃钢管道29.26千米;其他产品:精制盐16810吨,比2011年同比下降8.9%;红砖4281万块;铜精粉4000吨;生石灰石69万吨;石灰15万吨;肉制品680吨;驼绒被10108床。2012年完成邮政业务总量605.1万元,比2011年同比增长20%。

2024年,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全部工业增加值30.95亿元,同比增长19.9%,其中,规模以上企业工业增加值17.12亿元,同比增长6.2%,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采矿业完成工业增加值9.62亿元,同比下降1.7%,制造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54亿元,同比下降11.3%,电力热力和水的生产供应业完成5.97亿元,同比增长31.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产品产量四降两增。火力发电量29.1亿千瓦时,同比下降6.7%,光伏发电量19.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10.4%,水泥87.2万吨,同比下降0.7%,原煤606.9万吨,同比增长1.5%,钾肥1.13万吨,同比下降11.6%。全县三家资质以上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实现总产值1.67亿元,同比下降30%,房屋施工面积5.5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2.8%。其中,新开工面积1.9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41.7%。

第三产业

2012年,和布克赛尔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21844.2万元,比2011年增长9%,其中:批发零售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6386万元,比2011年同比增长6%;住宿业、餐饮业5458.2万元,比2011年同比增长20.56%。

截至2012年12月,和布克赛尔县金融系统各项存款余额197773万元,比2012年11月减少3922万元;各项贷款余额96644万元,比2012年11月减少8440万元,其中:短期贷款39522万元,比2012年11月减少9019万元,中长期贷款57121万元,比2012年11月增加579万元。

2024年,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84亿元,比上年下降0.1%;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0.61亿元,同比增长2.5%;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232万元,同比增长6.4%;金融业增加值1.16亿元,同比下降0.7%;其他服务业增加值14.59亿元,同比增长2%。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74亿元,同比增长9.1%。按区域划分,城镇零售额2.99亿元,同比增长9.5%,乡村零售额0.75亿元,同比增长7.4%。按收入形式划分,商品零售额3.17亿元,同比增长10.8%,餐费收入0.57亿元,同比增长0.2%。全县实现进出口贸易总额276.5万美元,同比增长120.1%。

2024年末,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各类金融机构存款余额35.44亿元,比年初增加0.87亿元,同比增长2.5%。其中,住户存款25.42亿元,比年初增加1.72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4.73亿元,比年初减少1.1亿元,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存款3亿元,比年初减少0.13亿元,财政性存款173万元,比年初减少1549万元。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23.12亿元,比年初增加1.45亿元,同比增长6.7%。其中,住户贷款11.29亿元,比年初增加1.54亿元,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11.82亿元,比年初减少882万元。存贷比为65.2%。

文化

阿依特斯文化节

阿依特斯是哈萨克族曲艺的典型代表,是一种竞技式的对唱表演形式,是哈萨克民族民间口述文学中内容最丰富、在群众中影响力最大的一个文学类型。每年夏天哈萨克牧民都要聚集在草原上举行盛大的阿依特斯文化节。

那达慕大会

那达慕是蒙古族在长期的游牧生活中创造和流传下来的具有独特民族色彩的竞技项目和游艺、体育活动。那达慕大会,常在水草丰茂、畜群肥壮的盛夏或秋季举行。“那达慕”在蒙古语中有娱乐或游戏之意,内容有摔跤、赛马、射箭、舞蹈及物资交流等,后来又增添了不少新内容,如田径、球类比赛、文艺演出、图片展览、放映电影、交流生产经验等,成为蒙古族人民喜爱的盛会。

蒙古包

蒙古族在牧业时期住毡房,俗称“蒙古包”,设计简单,可以拆移,适合游牧生活。蒙古族建房多为坐北面南,以三、五间居多,忌四、六间形式,谓“四六不成材”。人口多可续建东西耳房。旧时有地位、有官职的人,建五间瓦房或草房。房间次第,按习惯以西为尊,西为大间,炕搭在南面和西面,俗称“弯子炕”,人多的可南、西、北连搭,俗称“钱褡子炕”。按习惯长辈住南炕,晚辈住北炕。五间者东间为子媳居住。

砖茶

蒙古族视砖茶为饮食之上品,一日三餐均不能没有茶。砖茶又称蒸压茶(俗称边销茶),

紧压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一种,以茶叶、茶茎,有时还配以茶末压制成的块状茶。砖茶根据原料和制作工艺的不同,可以分为黑砖茶、花砖茶、茯砖茶米砖茶老青茶、康砖茶等几类。

马奶酒

马奶酒将马奶收贮于皮囊中,加以搅拌,数日后便乳脂分离,发酵成酒。马奶酒性温,有驱寒、舒筋、活血、健胃等功效。

手抓肉

手抓肉是蒙古族日常生活中肉食的主要吃法。做法是将肥嫩的绵羊宰杀,去头去蹄,洗净,卸成若干块,放入水中清煮,待水滚肉熟即取出,置于大盘中上桌,大家手拿蒙古刀大块大块地削着吃。因不用筷子,用手抓食而得此名。

交通

阿勒泰—塔什库尔干公路、318省道穿越县境,奎北铁路在和布克赛尔县县境内规划站点8个。

社会

教育事业

2012年,和布克赛尔县拥有各级各类学校28所,其中:教师进修学校1所,职业高中1所,完全中学3所,初级中学1所,小学11所(包括教学后勤管理中心1所),2个小学教学点,幼儿园11所(包括私立5所)。和布克赛尔县中小学在校学生数达6512人,比2011年增长1.53%。其中:中学学生2653人,比2011年增长1.65%;小学学生3859人,比2011年增长1.45%。学龄儿童在校人数为2654人,比2011年增长15.2%。

2024年,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有各级各类学校机构30所,其中,普通小学11所、中学3所、中等技术学校1所、幼儿园16所(公办13所、民办3所)。基础教育阶段在校(园)学生7835人,同比下降5.1%,其中:幼儿园1636人(公办1352人、民办284人),同比下降16.4%,小学3854人,同比下降4.3%、普通中学2345人,同比增长3.2%;基础教育阶段共有教职工1257人,同比下降4.4%,其中幼儿园303人,同比下降13.9%,小学657人,同比下降1.3%,中学297人,同比下降0.3%。基础教育阶段专任教师927人,同比下降3.5%,其中:幼儿园178人,同比下降16%,小学516人、中学233人,与上年持平。

文化事业

2012年,和布克赛尔县和布克赛尔县共有广播电台电视台1座,和布克赛尔县广播人口覆盖率97%,有线电视人口覆盖率65%,无线电视人口覆盖率96%以上。

2024年末,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拥有广播电台1座,电视台1座,电视发射转播台1座,电视用户4.86万户,广播人口覆盖率97.03%,电视人口覆盖率98.05%。全县现有艺术表演团体1个,群众艺术场馆1个,博物馆(纪念馆2个),公共图书馆1个,体育馆1个,运动场所195个。

卫生事业

截至2023年末,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共有医疗卫生机构38个(含村卫生室),其中:医院3个(综合医院2个,专科医院1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33个(卫生院12个、村卫生室21个、诊所19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1个;其他卫生机构1个。实有床位数553张,卫生机构总人数为835人,拥有卫生专业技术人员666人,其中,医生314人,护士257人,乡村医生59人。

2024年末,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共有医疗卫生机构66个,其中:综合医院3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6所,乡镇卫生院12所,村卫生室37所,民营诊所21所,其他医疗机构2所。年末全县卫生技术人员821人,其中,县直各医疗机构卫生技术人员483人,乡镇卫生技术人员280人,民营机构卫生技术人员58人。年末全县医疗机构拥有床位数568张,其中,综合医院床位358张,乡镇卫生院床位210张。

社会保障

2012年,和布克赛尔县就业再就业方面:城镇新增就业3396人,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4844人,发放个人小额担保贷款216笔,放贷金额815.5万元,新增创业实体166人,带动就业359人等均超额完成地区下达的目标任务;社会保障工作方面: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累计8416人,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率达到100%。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累计10716人,工伤保险人数8147人,失业保险人数5809人,生育保险参加人数7636人。发放社会保障卡5856张;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方面:2012全年共检查用工单位户数49家,建筑工程项目130户,涉及劳动者6732人,年审企事业单位81家,涉及劳动者4296人。企业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率达到100%,个体工商户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率达到95%。受理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投诉举报案件89起,为320名农民工追讨被拖欠工资259万余元。设置农民工专项专户,保证农民工工资及时拨付。

2024年末,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城镇登记失业率1%,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0.82万人,同比增长7.1%。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52万人,同比下降0.7%,工伤保险参保人数1.14万人,同比增长3.5%,失业保险参保人数0.93万人,同比增长0.1%。年末拥有养老福利机构数1个,床位216张,收养老人27人。儿童福利机构1个,床位50张,收养儿童1人,社区服务中心3所,社区服务站6个。

旅游

敖包特庙

敖包特庙位于县城内,是自治县境内最大的喇嘛庙。第三次建于1801年,第四次建于1864年,三区革命和“文革”时期受到严重损坏,庙是2003年在原址上重建的。

江格尔广场

广场比较知名。

道尔本厄鲁特古城遗址

道尔本厄鲁特古城遗址位于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县城以东5km处(距318省道1公里)。道尔本厄鲁特古城遗址为方形,规模为500X500平方米,古城城墙为土墙,高5.2米,底宽8米,顶宽5米。看可分为墙皮和墙芯两部分,墙皮用上坯砌成,土坯长0.4米,宽0.25米,厚0.11米墙芯为夯筑,夯层0.15米,跨度4米。城墙土坯为灰黑色。

巴音云都尔敖包

巴音云都尔敖包位于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县城以西,与县城直线距为41km。巴音云都尔敖包又名独山敖包,它得名于此地突兀耸立的孤独山峰-——巴音云都尔山,它四周为广阔的戈壁草原,除此之外再无他山,因此又名独山。

哈同山岩画

哈同山岩画位于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县城西南,哈同山岩画大部分分布于哈同山山北坡前冰啧物中的花岗石冰川漂砾上,共有几十处。岩画一般刻在漂砾的光滑断面上,断而面积因漂砾不同而大小不一,一般为0.5-2平方米。少数岩画分布于凝灰岩断面上。

获得荣誉

2019年12月11日,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单位)荣誉。

2020年7月29日,被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重新确认为国家卫生乡镇(县城)。

2023年10月,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入选“第六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

和布克赛尔县行政区划.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人民政府.2025-09-04

和布克赛尔概况.和布克赛尔县人民政府.2024-09-30

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和布克赛尔县人民政府.2025-09-10

和布克赛尔概况.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人民政府.2020-09-15

和布克赛尔县历史沿革.行政区划网.2020-03-29

和布克赛尔县概况地图.行政区划网.2020-03-29

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和布克赛尔县人民政府.2024-09-30

新疆托里县:第三十四届阿肯阿依特斯文化旅游节开幕.人民网.2020-03-29

草原美食——马奶酒.浙江在线.2020-03-29

和布克赛尔县社区红歌赛庆国庆.中国新闻网.2020-03-29

走进江格尔广场之美(图).人民网.2020-03-29

水利部公布第六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梁河县人民政府.2025-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