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吉林·东北亚投资贸易博览会

中国吉林·东北亚投资贸易博览会(英文名:全国人大图书馆NORTHEAST ASIA EXPO),别名中国—东北亚博览会、东北亚博览会,是经国务院批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中国贸促会和吉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由东北亚区域其他五国(朝鲜日本韩国蒙古国俄罗斯)的9个重要商协会和中日韩三国合作秘书处协办的国家级展会,是由东北亚区域六国共同参与并面向全球开放的国际性综合博览会。

2005年9月2日,第一届中国吉林·东北亚投资贸易博览会开幕。2012年9月7日,经国务院批准,从第九届开始,东北亚博览会将正式更名为“中国—东北亚博览会”。2005年至2013年,每年举办一届博览会。自2014年开始,中央决定包括东北亚博览会在内的全国大型涉外机制性展会活动隔年举办。2025年8月27日至31日,第十五届中国—东北亚博览会在长春市举办。以第十五届中国—东北亚博览会为例,展馆分为现代化产业馆、开放合作馆、新消费新服务馆、国际及港澳台商品馆4大主题展馆以及人参·梅花鹿专区、“品味四季 食在吉林市”吉菜文化体验专区2大特色展区。会徽以几何图像“圆”为主体,基本图形是东北亚六国地图,其蓝色主色调象征准确、理性、发展和无限。吉祥物以梅花鹿为设计素材,取名为吉鹿优优。

2005年至今,东北亚博览会已举办15届,共有110多个国家和地区及国内1096位副部(省)级以上政要(其中副国级以上政要62位)参会,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78万专业客商参会;1800户(次)世界500强企业和大型跨国公司参展参会;商品贸易成交额累计近100亿元;累计签约合作项目3032个,投资总额达20538.75亿元。

发展历程

2004年,中国开始实施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吉林省委、省政府决定申办东北亚博览会。

2005年,时任总理温家宝在中日韩和东盟10+3会议上提出的“扩大东北亚合作,加快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倡议,得到与会者的一致认可。同年4月11日,国务院委托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批准。同年7月11日吉林省召开动员大会,各项筹备工作全面铺开,整体推进。招商招展,起草拟定大会各项方案,着手进行投资洽谈、专业国际会议及商务日活动前期准备,开展市场经营与开发,全面推进新闻宣传工作。同年9月2日,第一届中国吉林·东北亚投资贸易博览会开幕。

2006年,时任副总理吴仪在第二届博览会上就促进东北亚经济合作提出“完善合作机制、拓展合作领域、增强合作实效”等三点意见,进一步加强并推动东北亚经贸合作,提升合作规模、层次和水平。

2007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国务院振兴东北办(现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吉林省人民政府在中国长春市国际会展中心共同主办首届东北亚经贸合作高层论坛。

2012年9月7日,经国务院批准,从第九届开始,东北亚博览会将正式更名为“中国—东北亚博览会”。

2005年一2013年每年举办一届博览会,自2014年开始,中央决定包括东北亚博览会在内的全国大型涉外机制性展会活动隔年举办。

2023年8月23日至27日,第十四届中国—东北亚博览会在吉林省长春市举办。

2025年8月27日至31日,第十五届中国—东北亚博览会在长春市举办。开幕当天,全国政协副主席胡春华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历届回顾

会议内容

以第十五届中国—东北亚博览会为例,本届博览会以“携手东北亚 开放赢未来”为主题,共设置现代化产业馆、开放合作馆、新消费新服务馆、国际及港澳台特色商品馆4个展馆,展览展示总面积7.3万平方米。举办开幕式、会见及欢迎晚餐交流会、巡馆等活动,第四届东北亚地方合作圆桌会议、第七届东北亚产业园区对话会、“大图们倡议”第十一届东北亚旅游论坛、中国(吉林市)与俄罗斯经贸交流会、中日经贸交流会活动暨氢能产业对接会、俄罗斯商务日、长白山医药健康产业发展论坛、开发区高质量发展合作交流会、知名浙商走进吉林暨“吉遇浙里”科创投资合作推进活动、吉林省高质量科技成果发布活动、第九届东北亚智库论坛等主题活动,开展经贸对接、招商引资、招才引智、人文交流、体育赛事等若干个配套活动。同时,东北亚博览会云上一体化平台提供博览会线上服务。

参会成员

中国、朝鲜日本韩国蒙古国俄罗斯六个国家参会。

相关单位

主办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吉林省人民政府

协办单位:朝鲜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日中经济协会、日本国际贸易促进协会、日本贸易振兴机构韩国贸易协会、大韩商工会议所、大韩贸易投资振兴公社、蒙古国工商会、俄罗斯联邦工商会、中日韩三国合作秘书处

组织架构

执委会设立16个工作部。

1.统筹协调工作部

成员单位: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省商务厅、省贸促会、省发改委、省工信厅、省财政厅、省外办。

主要职责:负责与国家相关部委、省内相关部门的沟通联系;负责重要工作事项的调度和落实;负责会期领导活动协调安排;负责重要文字材料的起草工作;负责经费预算安排;负责相关材料及数据、信息的收集整理和统计汇总工作;负责相关推介宣传材料的制作工作。

2.开幕式工作部

成员单位:省商务厅、省贸促会、省发改委、省外办。

主要职责:负责本届东北亚博览会开幕式、会见、晚宴的组织、实施工作;负责参会政要及贵宾的邀请工作。

3.经贸、人文活动工作部

成员单位:省商务厅、省贸促会、省外办、省委宣传部以及相关省直部门和各市(州)人民政府、长白山保护开发区管委会、长春新区管委会、梅河口市人民政府、中韩(长春)国际合作示范区管委会等各项活动承办单位。

主要职责:负责各项重要活动、专项活动的协调、筹备、组织工作;负责参会政要及贵宾的邀请工作;负责各项会议活动相关数据及成果统计工作。

4.招商工作部

成员单位:各招商责任单位。

主要职责:负责制订本届东北亚博览会招商方案,完成客商邀请、服务工作。

5.展览展示工作部

成员单位:省贸促会、省商务厅、省委宣传部、省残联、省发改委、省工商联、省科技厅、省工信厅、省农业农村厅、省文旅厅、省市场监管厅、省政数局、省能源局、省中医药管理局、省药品监督管理局、省畜牧业管理局、省通信管理局等相关部门和单位。

主要职责:负责实体展区划分、展位分配、展位图制作、搭建商资质审核、施工监理及场馆布置工作,协调布撤展工作;负责领导人巡馆活动安排组织工作;负责展务相关保障及展馆现场管理;负责商品贸易相关数据和成果统计;负责知识产权保护与法律服务等工作。

6.云上系统工作部

成员单位:相关部门及各市(州)人民政府。

主要职责:负责协同相关工作部完善线上功能,并提供技术维护和保障,确保系统平稳运行;负责与在线会议、直播系统、跨境电商等商业平台对接合作;负责线上技术支持和培训;负责与网络安全保障工作部共同做好网络安全保障工作;负责统筹相关部门和地区组织开展线上活动,做好线上数据统计分析工作。

7.通关协调工作部

成员单位:省贸促会、省商务厅(口岸办)、省公安厅、长春海关、吉林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等相关部门和单位。

主要职责:负责出入境人员、交通运输工具的检查和管理工作;负责国际参展样品便捷通关监管及转关协调工作;负责国际参展人员、动植物及参展样品检验检疫监管工作;负责参会外商签证证件办理和审查工作、外国人涉外案件管理工作;负责指挥处理人员、货物及运输工具通关过程中发生的紧急情况和突发事件;负责运用和争取国家优惠政策,为本届东北亚博览会提供优质服务。

8.新闻宣传工作部

成员单位:省委宣传部、省委网信办、省商务厅、省贸促会、长春市人民政府、吉林日报社、吉林广播电视台中国吉林网等相关部门和单位。

主要职责:负责制订本届东北亚博览会新闻宣传工作计划及方案;负责统筹和落实整体对外宣传及新闻报道工作;负责合作媒体、信息内容安全保障工作;负责协助防范意识形态领域安全风险相关工作;负责网络舆情监测、报告、研判和应对处置引导工作;负责新闻发布会的组织及对外发布工作。

9.接待工作部

成员单位:省贸促会、省商务厅、省委办公厅接待办、长春市人民政府、省台办、团省委、省公安厅、省交通运输厅、省文旅厅、省外办、省市场监管厅、省管局、吉林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长春海关、长春铁路办事处、吉林省民航机场集团公司、南航吉林分公司及各陪同团单位。

主要职责:负责制定接待工作总体方案并组织实施;负责接待礼遇规定制定并落实;负责重要接待活动的安排、联络;负责制订陪同团工作安排计划、分配指导陪同团接待工作;负责制订本届东北亚博览会欢迎晚餐会实施方案,做好晚餐会的组织和落实工作;负责确定推荐接待宾馆并签订用房协议,分配嘉宾住宿宾馆;负责为参展会议用车通行省内高速公路提供便利,做好公路保通保畅工作;负责征集、调度、管理本届博览会接待使用车辆以及车辆通行证的制作和发放工作;负责卫生监督检测及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负责航班保障、贵宾接待的紧急事件处理工作;负责港站服务保障工作;配合安全保卫工作部做好中外列名警卫对象的警卫以及参会政要、重要贵宾的安全保卫工作。

10.安全保卫工作部

成员单位:省公安厅、省商务厅、省贸促会、长春市人民政府

主要职责:负责制订本届东北亚博览会安全保卫工作方案,针对开幕式、会见活动、考察、洽谈活动落实安全保卫措施,负责中外列名警卫对象的警卫工作;负责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保障和现场周边交通秩序维护,落实主要会场搜排爆工作,配合处置其他应急突发事件。

11.应急保障工作部

成员单位:省应急厅、省公安厅、省消防救援总队、武警吉林省总队、省通信管理局、省卫健委、省商务厅、省贸促会、长春市人民政府、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

主要职责:负责制订本届东北亚博览会应急保障工作方案,统筹协调各方面力量做好应急管理和医疗救护等工作,做好消防和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做好应急通信保障等工作。

12.网络安全保障工作部

成员单位:省委网信办、省公安厅、省国家安全厅、省贸促会、省商务厅、省政数局、省通信管理局等相关部门和单位。

主要职责:负责制订本届东北亚博览会网络安全保障总体方案和应急处置预案;负责对接国家相关部门和专业团队资源共同组建技术保障团队;负责协调相关部门落实网络安全保障工作;负责组织开展网络安全应急处置演练、网络安全隐患排查等工作;负责建立联防联控机制,建立全天候安全技术保障机制,确保网络畅通、数据安全、系统平稳正常运行。

13.志愿者工作部

成员单位:团省委、省贸促会、省商务厅。

主要职责:负责志愿者招募、选拔、培训及管理工作。

14.长春市工作部

成员单位:长春市有关单位。

主要职责:负责长春市与执委会及成员单位工作的对接、协调与落实;负责长春市投资合作、招商招展、会议活动、接待等各项工作;负责市容市貌、氛围营造及宣传工作。

15.市(州)工作部

主要职责:负责本地区参与本届东北亚博览会工作的协调落实,做好本地区党政主要领导会见重要嘉宾的准备工作,组织好本地区投资合作、招商招展、会议活动、新闻宣传、接待等各项工作。

16.合作发展工作部

成员单位:省贸促会、省商务厅、省工信厅、省国资委、省地方金融管理局、省通信管理局。

主要职责:负责按照市场化运作机制,对本届东北亚博览会品牌资源进行市场开发、合作与推广宣传,为合作单位提供服务。

展会布局

以第十五届中国—东北亚博览会为例。展馆分为现代化产业馆、开放合作馆、新消费新服务馆、国际及港澳台商品馆4大主题展馆以及人参·梅花鹿专区、“品味四季 食在吉林市”吉菜文化体验专区2大特色展区。

4个展馆

1.现代化产业馆(A1馆,展馆面积18000㎡,设置3个展区)

新型工业化展区:聚焦传统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重点展示省内外汽车及零部件、石化、轨道交通等领域最新发展成果。

战略性新兴产业展区:聚焦新能源、新装备、新材料、新医药,重点展示省内外卫星、碳纤维、生物制药、氢能等领域最新产品。

科技创新产业融合展区:重点展示省内外人工智能全生态链、智能机器人、航空材料及零部件、智能控制系统、低空经济等领域最新技术。

2.开放合作馆(A2馆,展馆面积18000㎡,设置6个展区)

东北亚经贸合作成果展区:展示东北亚国家贸易、投资、基础设施、能源、科技等领域的经贸合作成果。

东北区域经济一体化展区:展示辽宁省黑龙江省内蒙古自治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协同创新、公共服务一体化等领域发展成果。

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展区:展示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等重点区等重点区域省(区、市)产业链上下游承接发展成果。

对口合作展区:展示天津市浙江省产业合作、科技互化、人才交流等方面发展成果。

对口支援展区:展示西藏自治区、新疆经济、教育、医疗等领域项目建设成果。

吉林市高质量发展成果展区:展示吉林省、各市(州)、开发区等在经济发展、科技创新、生态建设、改革开放、 民生改善等方面取得成就。

3.新消费新服务馆(A3馆,展馆面积18000㎡,设置5个展区)

新消费展区:突出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重点展示智能穿戴、智能家居等领域最新产品。

新服务展区:突出冰雪经济、首发经济、银发经济,重点展示冰雪装备、首店首秀、养老装备等领域重点产品。

文商旅融合展区:重点展示 G331 沿边开放旅游大通道民俗游、边境游等特色文旅产品和服务。

新医健融合展区:重点展示生物医药科技研发、中药材加工及生产最新技术和服务。

吉林市精品展区:重点展示吉林特色农业产品,突出中华老字号、吉林老字号创新传承。

4.国际及港澳台特色商品馆(C馆,展馆面积16000㎡,设置3个展区)

东北亚国家展区、其他国家展区、港澳台地区展区:展示部分国家及我国港澳台地区特色商品及教育、文化、旅游、体育、健康等现代服务业领域的品牌产品。

1个专区

人参•梅花鹿专区(穹顶区,展区面积3000㎡)

围绕吉林长白山人参金字招牌,推进吉林省人参、梅花鹿产业高质量发展,集中展示人参膳食、生物制品、医药产品、文创产品等,全景展现吉林省人参市场诚信体系、规范化种植体系、精深加工产业体系、品牌营销体系建设的新标准、新技术、新成果和人参历史文化等。

1个体验区

“品味四季 食在吉林市”吉菜文化体验区(P3停车场,面积5000㎡)

作为吉林“9·8消费节”系列活动之一,展销长白山珍宴、创新吉菜,现场体验吉林地方特色美食独特韵味,推动吉林特色饮食文化“走出去”。

展会文化

会徽

1.中国—东北亚博览会会徽选择几何图像“圆”为主体,一则标识东北亚地区是全球的重要构成部分;二则取其“通事理,不偏倚,无障碍,周密畅达”的“圆通”之意,寓意中国—东北亚博览会“和平、和睦、合作”的办会宗旨。

2.会徽基本图形是东北亚六国地图,运用对比、反差、简明的手法巧妙地融合成具象的地球,凸显了“东北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标明了“中国—东北亚博览会”永久举办地——长春市的地理位置。

3.会徽上方的“CNEA”和中部的“Expo”是“中国—东北亚博览会”的英文缩写,昭示着中国—东北亚博览会的开放性和国际性。右下方的中、英文全称使会徽的主题更加鲜明,结构更加和谐、稳定。

4.会徽的蓝色主色调象征准确、理性、发展和无限,体现了中国—东北亚博览会现代化、国际化的办会理念和发展方向。

吉祥物

1.中国—东北亚博览会吉祥物运用具有东北亚特点的动物“梅花鹿”为设计素材,突出了中国—东北亚博览会举办地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

2.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鹿象征着祥瑞和友好,把拟人化的梅花鹿作为中国—东北亚博览会的吉祥物,体现了“和平”、“和睦”、“合作”的办会宗旨,蕴育着东北亚区域发展的活力和繁荣。

3.手竖大拇指的吉鹿优优,具有自信的笑容,意在赞赏中国—东北亚博览会的优秀品质,以及东北亚区域合作的潜力和未来发展的趋势。

4.吉祥物色调鲜明亮丽,形象活泼可爱,形态谦和亲切,体现了中国—东北亚博览会举办地人们的热情好客,诚邀国内外朋友莅临中国—东北亚博览会。

会议成果

2005年至今,东北亚博览会已举办15届,共有110多个国家和地区及国内1096位副部(省)级以上政要(其中副国级以上政要62位)参会,中国党和国家领导人吴仪(两次)、曾培炎、王岐山(两次)、李克强、汪洋(两次)、胡春华、杨洁篪、郝明金等先后出席,并在东北亚合作高层论坛上代表中国政府发表主旨演讲;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78万专业客商参会;1800户(次)世界500强企业和大型跨国公司参展参会;商品贸易成交额累计近100亿元;累计签约合作项3032个,投资总额达20538.75亿元。一批涉及基础设施、现代服务业、新能源、新材料、绿色食品及农产品加工、汽车及零部件加工、文化旅游和生物医药等多个领域的重大项目落户吉林市。博览会期间,成功举办了以东北亚合作高层论坛为代表的多项会议活动,达成了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松苑共识》《长春宣言》《共同宣言》《长春倡议》等合作成果,为东北亚区域的多领域合作交流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近年来,东北亚博览会先后在习近平总书记访韩、访蒙和访俄时被写入关于双方合作的《联合声明》《联合宣言》中。

会标释义.中国—东北亚博览会.2025-09-07

概况.中国—东北亚博览会.2025-09-07

首页.中国—东北亚博览会官方网站.2025-09-07

东北亚博览会推动吉林省对外开放成果 东博会大事记.中国日报网.2025-09-08

第一届中国吉林·东北亚投资贸易博览会.中国—东北亚博览会.2025-09-07

东北亚六国.中国—东北亚博览会.2025-09-07

展馆展区.中国—东北亚博览会.2025-09-08

第十四届中国—东北亚博览会.中国—东北亚博览会.2025-09-07

第十五届中国—东北亚博览会在长春开幕.中国—东北亚博览会.2025-09-08

第二届中国吉林·东北亚投资贸易博览会.中国—东北亚博览会.2025-09-07

第三届中国吉林·东北亚投资贸易博览会.中国—东北亚博览会.2025-09-07

第四届中国吉林·东北亚投资贸易博览会.中国—东北亚博览会.2025-09-07

第五届中国吉林·东北亚投资贸易博览会.中国—东北亚博览会.2025-09-07

第六届中国吉林·东北亚投资贸易博览会.中国—东北亚博览会.2025-09-07

第七届中国吉林·东北亚投资贸易博览会.中国—东北亚博览会.2025-09-07

第八届中国吉林·东北亚投资贸易博览会.中国—东北亚博览会.2025-09-07

第九届中国—东北亚博览会.中国—东北亚博览会.2025-09-07

第十届中国—东北亚博览会.中国—东北亚博览会.2025-09-07

第十一届中国—东北亚博览会.中国—东北亚博览会.2025-09-07

从这里,观察中国经济开放活力——解码第十二届中国-东北亚博览会.新华网.2025-09-07

第十三届中国—东北亚博览会.中国—东北亚博览会.2025-09-07

组织架构.中国—东北亚博览会.2025-09-07